在地安養 無憂向晚

文/吳錦勳、謝春滿 攝影/吳東岳

老化,是全民必須學習的功課。
今年,「嬰兒潮世代」第一年出生的人,
正好屆滿六十歲。

二十年後,台灣將有五分之一人口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
在銀髮潮席捲而來的同時,生育率卻滑至歷史新低,
兩股力量交互衝擊,現在的你,如何思索父母,以及自己的晚年?
面對老化潮,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紛紛提出「在地活力安養」的理想,
由在地人照顧在地人,讓老人家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快樂終老,外出工作的子女放心;
也讓老長輩盡量延長健康年歲,延遲入住機構時間。
在地安養的理想才剛萌芽,在台東、南投的鄉間,默默實踐中……

張紹凱(化名)今年四十出頭,
平日在台北工作,已婚,有個兒子。
寡居的母親一人住在桃園鄉下。
六月五日早上,他正要和主管做例行報告時,手機響了,
慌亂中只聽到媽媽氣喘吁吁、含混地說著,「我跌倒了……」斷斷續續間,
他才拼湊出,原來媽媽洗完澡,沒注意浴室門口的積水,
一腳踩滑了,重重摔坐地板,跌傷了脊椎,也撐斷了右手骨,
在無人扶助的情況下,在冰冷地板上躺了一晚,
隔天早晨才幾經掙扎撥了手機,語氣滿是哀怨及無助。

身為獨子的他連忙趕回家,接母親到台大緊急開刀,
醫生說:「再晚一點,神經完全阻斷,以後就癱瘓不起了。」
之後整整兩個月,他醫院、公司兩頭跑,
晚上接替看護睡在醫院,省看護費,偶爾才能回家。
太太工作之餘得獨力照料稚子,原本忙碌高壓的生活,更加無法喘息。

被「夾殺」的世代

他愛家,也是出了名的孝子,但將來兒子會不會照顧他,他沒有把握。
「這是宿命。」他身心俱疲地說:「我們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卻也是被子女棄養的第一代。」
在醫院裡,他總無由來地感到漫無盡頭,舉步維艱。
看著長廊反照的懨懨燈光,他心裡吶喊著:「這漫長的折磨,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張紹凱是標準的「三明治世代」(sandwich generation),
同時得面對上、下兩代壓力的「夾殺」。
他就像所有每月領薪水的平凡上班族一樣,
一旦家中長輩發生意外,失去照護下一代的支援,生活無異就變成一場折磨。

他出生於一九六四年,是戰後「嬰兒潮」(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四年)末班列車的一員。
人生拚搏到中場,他還是得使勁搾乾自己。
他現在不僅為母親感到焦慮,也擔心兒子的成長,
可怕的是,即將步入中年的他,對於「變老」,卻一點也沒準備好。
他的母親,會不會是他的將來?

根據經建會人力規畫處最新統計,
二○○六年,台灣地區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九.九四%,總數達二百二十六萬人,
但十年後,將迅速增加為一三%,
二十年後,也就是二○二六年,將倍增到四百七十四萬人,占台灣總人口數的二○%,
相當於每五個人,就有一位老人,包括張紹凱自己。

人口不斷老化,衍生出龐大的社會問題。
這些問題不能簡化為「金錢」問題,
老人年金並無法解決高齡化社會銀髮族身心安頓的複雜需求。

活在恐懼裡的老人

苗栗縣公館鄉平靜客家小鎮,
在去年的四月二十一日,驚傳一起自殺事件,
一對七旬老夫妻在菜園中喝農藥自殺身亡。
子女表示,父母感情很好,老太太罹患糖尿病二十多年,老先生又遭帕金森氏症纏身。
兩名舉步維艱的老人家,應是一路相互攙扶,共同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老夫妻被發現時不僅手牽著手,而且老太太躺在棉被上。
推測老先生可能擔心老伴躺在菜園會不舒服,特地為她準備的。

悲劇不只一樁。
一九九八年元月十五日凌晨,
位於台北縣中和市興南路二段的慈民安養中心冒出了濃煙。
瞬間燃起的大火將安養中心燒毀,並造成十一人死亡、十人受傷。
十一名不幸喪生的老人都是因為中風或重病,逃避不及,在熊熊大火中被活活燒死。

老人悲慘的宿命,時有所聞,老來無憂,絕非易事。
曾任埔里基督教醫院安養中心看護的謝志孟說:
「住在安養中心的老人,最大的恐懼,其實不在自己健康,
反而每天擔心,兒女有沒有錢寄來?
下個月還能不能住?還有沒有一口飯吃?」

他們活著,卻時時擔憂,社會也彷彿遺忘了這群老人,
他們從原來的社會角色中被排除,從主流價值逐漸淡出,成為隱形的族群。
我們的日常用語對老人充滿不自覺的貶抑,如老不修、老番顛、老賊、老廢物。
台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醫生詹弘廷一語道破:「我們社會對老人愈來愈缺乏正面的態度。」

詹弘廷曾在美國及加拿大研究老人照護多年,
推崇西方國家對老人尊嚴和選擇的高度重視,
尤其對媒體鄙視老人用詞非常敏感,老人權益受憲法保障。
對照台灣,他感受特別深。

他擔憂:「今天我們冷漠對待老人、歧視老人,
我們將錯失自己對老年的準備,未來將會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高齡與少子的雙重衝擊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超乎你我的想像!
一九九三年,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數的七%,
正式跨入聯合國定義中的高齡化國家之列。
但是這幾年間,老化速度更像坐了雲霄飛車,越衝越快。
而近年來的少子化又和老化互相加乘作用,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指出,台灣人口除了面臨高齡化問題之外,
出生率一再創新低,導致人口結構失衡,未來老化問題將更加嚴重。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台灣地區只有二十萬五千多個新生兒,
總生育率降到一.一二個,僅略高於南韓,
連最老化的國家日本與義大利,生育率都超過台灣。
若按目前的總生育率推估,到了二○五一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高達六百八十六萬人,
亦即每三個人,就有一個老人,屆時台灣就成了真正的老人國。

總生育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台灣人口呈倒金字塔形狀。
未來青壯人口負擔沉重。根據經建會的推估,
目前每七.二名青壯人口養一名老人,
二十年後,只剩下每三.三名青壯人口扶養一名老人,
到二○五一年,每一.五名青壯人口就要扶養一名老人。

簡太郎指出,當人口結構失衡,家庭結構將受到嚴重衝擊,
由於父母所生的子女數較上一代減少,將造成大量老人獨居,
小家庭也面臨同時照顧家中幼兒與年邁父母的雙重壓力,
四、五年級生成了典型的「三明治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二百二十六萬名老人當中,
七十五歲以上的「老老人」就有九十四萬人;
二十年後,當台灣地區老人人口接近五百萬人時,
七十五歲以上「老老人」,將達到一百七十九萬人之多,
每三名老人就有一名「老老人」。

人口學者台大兼任教授孫得雄悲觀地指出,
長此下去,台灣總生育率可能跌破一,
就是一名婦女一輩子生育的子女數不到一人。
如此,變成一個可怕的情況,等到這些少子化世代成長到青壯年時期,
他們將面對愈來愈多的老人。「這麼多老人,誰來照顧?這絕不是請外勞就可以解決的。」

回歸家庭與社區

老化(aging)是一種挑戰,更是一門必須學習的功課。

大量銀髮族湧現,如何去照顧這麼多老人,
不論是個人或社會,都面臨全新挑戰。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吳淑瓊指出,
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早在八○年代就提出「活力老化(active aging)」新主張,
意思是老了之後,要有活力地自然老化。

除了聯合國的活力老化新主張之外,「aging in place(在地安養)」這個新的概念,
已經成為世界最先進國家面對老化的新趨勢。
在地化是指用在地的資源照顧老人,
讓老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自然老化,
不要因為老了就必須被迫搬離家園。

吳淑瓊指出,在地老化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北歐國家,
一九六○年代,當時照顧老人都是以機構為主,
例如護理之家或養護機構,但是老人在機構中,
生活拘束又缺乏隱私,不夠人性化,
因此興起回歸家庭與社區的想法。

瑞典最早開始讓他們的老者回到家庭與社區中,
把照顧的資源提供到家庭或社區中,按老人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務。
例如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就幫他購物;
糖尿病又不方便上醫院的老人,就由護理人員到家裡幫他打針,
因此大量減少機構的床位。

在北歐國家實施後,得到很熱烈的回響,
目前所有老化國家,都朝這個目標努力。
吳淑瓊認為,讓老人在家裡自然終老,最符合人性,
不得已進機構只是最後訴求。
一九九七年,吳淑瓊將「在地安養(aging in place)」這個新概念,
結合了聯合國的「活力老化(active aging)」,
成為「活力在地安養(active aging in place)」這個全新的主張。

她指出:「二○五一年時,台灣會有三○%都是老人,
三分之一老人不能讓他們當機,如果當機那還得了,
如果三分之一的龐大人口,都沒有活力,死氣沉沉,那太可怕了!」
她強調,老化還是要讓他有活力。

不僅常人要改變對「老化」的觀念,醫療專業對待老人也要改變。
「醫療界不能認為老人生病、功能不好都是理所當然的;
或認為老了就是無用虛弱、有病或失能的,
要幫助他不要惡化,鼓勵他參與社會。」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吳玉琴也呼應吳淑瓊教授的主張,
她認為,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終老是世界潮流。
由於台灣傳統認為女子應該奉養父母,
如果把父母送到機構是不孝的作法,
加上傳統落葉歸根觀念,
因此在地老化其實最符合台灣需求,
也是政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安養院不是惟一選擇

長期研究老化問題的孫得雄認為,
「人越老,對故鄉、對家越依戀。」
畢竟住在自己家裡最舒服,很少有人願意住到安養院,
因此蓋再多的安養院,也無法解決老人照顧問題。

根據內政部委託故鄉市場調查公司進行的台灣地區五十歲以上民眾大規模調查發現,
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有高達六成,認為最理想的居住方式是與子女同住,
願意去住安養機構的只有一.○七%,
五十到六十四歲的人,想跟子女住的比率雖然下降到四一%,
但也只有一.五九%願意住安養機構。

問題在於,雖然有這麼高的比率想跟子女同住,
但是子女想跟父母同住的意願卻非常低,僅約一%,
且因台灣地區工作機會集中北部,
子女大多在北部工作,父母則獨自在中南部生活,
年邁的父母如何照顧,已成為四、五年級生共同的憂慮。

孫得雄舉父母親的例子,強調在地老化才真正符合老人需求。
他的父母住在高雄岡山,父親九十歲那年,他希望父母親北上同住,
但是父親到台北住了半年之後,因為沒有朋友同伴,吵著要回去,
他原本不答應,但是有一天父親出門後,由於對路況不熟,迷路好幾個小時才找到家,
他擔心得差點報警。這次事件後,最後只好順著父親的意,讓他回南部。
後來,他的父母仍不得不到護理之家安養。
可是離開熟悉的地方,老人家不見得快樂,
如果有在地安養的資源可用,
在北部工作的子女就不用擔心年邁父母的照顧問題。

吳玉琴認為,台灣人口快速老化,這一代的子女還願意奉養父母,
但是當二十年後,台灣老年人口增加到近五百萬人,
四十年後增加到近七百萬人的時候,
「屆時即使你的子女很孝順,但也不一定有能力奉養你,這是我們最擔心的問題。」

刻不容緩的行動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認為,
歐美國家推動的「在地老化」或「活力老化」,
其實都是「成功老化」的概念,
政府這幾年來也開始體認人口老化的嚴重性,
目前內政部規畫的老人福利措施,
例如居家服務、居家護理、設立社區關懷據點及日間照顧中心,
年底內政部將提出長期照護方案,就是希望達到讓老人成功老化的目標。

吳淑瓊提出警訊,這一代的老人,
聲音小,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還沒有那麼高,
但一九四六年嬰兒潮世代的老人,
將是史上受最好教育、經濟相對富裕、自主意識高的老人,
他們不願像過去老人一樣被鄙視;
他們可能單身、離婚、失婚,對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更加重視,
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是一大挑戰。

孫得雄認為,
政府與民間雖然都努力面對老化問題,
但做得還是不夠。
吳淑瓊也點出,台灣在「活力在地安養」這個領域仍然是一片沙漠,
「但現在做,還來得及,就怕拖下去,後果難以想像。」



高齡社會加速成形
20年後,台灣老年人口將多出一倍!

人口老化速度超越歐美,安養問題更為迫切!

出生率創新低
「老人國」義大利與日本,出生率都比台灣高

5大憂慮
50歲以上國人擔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fen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