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夫婦
是一對雙薪上班族,
年約三十五歲,
兩人月入合計七、八萬元,
在同輩間算是中上。
但他們育有一子,
在台北縣有一戶二十幾坪的窩,
光是每月一萬五的保姆費、兩萬元的房貸,
就吃掉兩人一半的薪水,
扣去萬把塊的汽車貸款、兒子的花費、油錢
夫妻倆每月的可支配所得,加起來只剩兩萬元,
比大學談戀愛時的打工收入還不如。
再扣掉每年繳交的八萬元保險費、
稅金、給保姆一個月年終獎金,
阿倫夫婦每天晚餐
幾乎
都在小麵攤草草打發,
趁假日回父母家才能吃一頓像樣飯菜。
最讓他們難過的是,身為長子長媳,
至今沒有能力奉養父母,偶爾還要靠家裡「接濟」,
眼看著兒子就要上安親班、幼稚園,花費將越來越大,
自己的收入卻看不到同步成長的空間。
兒子、房子、車子,傳統觀念的「五子登科」,
對於他們而言,卻是可怕的負擔與夢魘,
他們搞不懂,為什麼小夫妻胼手胝足,
省吃儉用,但手頭越來越緊
自己的父母雖出身勞工,
卻養得起四個孩子,
他們身為大學畢業的白領階級,
光養一個孩子、一戶縣郊二流地段的五百萬元小公寓,
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不煙不酒、
不買名牌、不逛百貨公司,別提「出國旅遊」
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光是年底多兩張紅白帖,
就讓他們 捉襟見肘,寅支卯糧,
幾無生活品質可言。
阿倫夫婦不是特例,他們是目前台灣社會的中堅,
身邊隨處可見的青壯小家庭,他們跟大多數人一樣努力,
他們的夢想也不大,但當「養小孩、買房子都變成一種懲罰」,
他們被迫下修「生兩個子女」的目標,
甚至考慮賣掉房子,
搬回老家與父母同住。
這是當代「核心家庭」(由夫妻+子女構成的兩代家庭)的一大困境,
「月入十萬元」變成一個重要門檻,跨過此一門檻,
夫妻能擁有較充裕的能力生養下一代、
構築自有的家庭,甚至生第二胎、第三胎
夫婦合計收入若低於門檻,往往必須在「生小孩」與「買房子」之間作一取捨,
否則就會像阿倫夫婦一樣,困陷於「瀕近貧窮」的邊緣線上,痛苦掙扎。
從社會變遷的大角度觀察,台灣在工業化、現代化的過程中,
傳統三代式家庭日漸式微,
年輕夫婦大多不願與父母同住,「核心家庭」成為社會構成的主流,
失去了傳統大家族的支撐,上班族年收入與二十年前相比,
成長極微,但支出卻大幅增加。舉例而言,以往年輕子女成家,
往往與父母親戚同住,住屋及托嬰問題由家族吸收,
年輕夫妻的負擔相形減輕;家庭輕量化、個人化之後,
因為住居的需求,無論是房貸或房租,成為小家庭的一大支出;
生產下一代後,又因為移動的需求,車貸、停車費、油錢、
牌照稅及燃料稅 …也是核心家庭的必要支出,
再加上托嬰費用,往往已吃掉年輕夫妻的大半所得。
再則,以往養育子女的食衣住行,大多由家族共同分攤,
小孩大多與堂兄弟輪流傳承衣物、書籍、文具玩具;
家庭個人化讓細胞分裂,父母必須幫子女添購整套生活及教育用品,
再加上科技進展及都市化,個人電腦、手機、兒童房、安親班、
寬頻上網、第四台、家庭房車 …這些二十年前不曾存在的觀念,
卻是當代小家庭的「基本配備」。
相對於傳統「柴米油鹽」的必需品定義,
前述消費現象鞏固了都會家庭的核心概念,卻也讓中產階級入不敷出;
與二十年前相比,
薪階級的收入並未明顯增加,
支出卻大幅擴張,
於是大家都變窮、變拮据了。
其實,這還不是最糟的狀況,如果阿倫夫婦更敏感一些,
把眼光放遠,他們會發現,
自己處於一種「被上下兩代夾殺」的艱難處境。
一方面,隨著「個人化」的概念不斷深化,
「共用」或「公用」的社會行為一去不返
,教養小孩的支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但因學歷的貶值、
人力資源的稀釋,延畢、繭居、飛特族等趨勢興起,
照料下一代的時間拉長,負擔加重,
而且看不到回報的一天。
另一方面,提前退休潮來臨,
銀髮族的醫療、撫養成為社會整體負擔,
台灣人口結構呈漏斗型趨勢,
越來越少的青壯族,
必須同時面對下一代的「教養」及上一代的「安養」,
並負擔國家整體的財政支出、健保支出,
形成「被夾殺的三明治世代」。
這是全球,包括台灣社會面臨的集體困境,
我們都身處傳統農業社會不復歸返的世代,
親族支撐崩解,手足奧援割裂,「夫妻」成為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
中產階級的收入
趕不上科技商品推出的速度、
趕不上油電糖價飆漲的速度、趕不上都市化新興行業諸如托嬰、
看護、大樓保全擠壓開銷的速度、
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趕不上政府財政惡化的速度。
這是我們的集體困境,我們生活在一個拜物的年代,
充滿歐陸品牌Logo及現金卡廣告的年代,我們薪資單上的數字,
永遠必須與我們的物慾競爭,永遠與每個月的帳單競爭,
但通常是落敗的一方,雖然有時候,能夠勉強打成五五波。
但我們只能祈望,情況不會變得更糟,
像我們這樣「被上下兩代夾殺」的下流壯年,
慾望越來越萎縮,未來越來越渺小。
- Aug 25 Fri 2006 12:32
兩代夾殺 掙扎中的青壯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